中国高等教育:深情践行初心使命 聚力“船魂”精神培养高素质行业人才
作者:刘新波 葛世伦 程荣晖
部门审稿人:
摄影:
视频:
单位:中国高等教育
发布时间:2021-02-06
投稿时间:
点击量:2897
[摘 要]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实现海洋强国梦,需要一大批放眼世界、立足中国、扎根行业的优秀人才。开云网页版登录入口-开云(中国)聚焦国家战略和行业发展需要,通过强化价值引领,坚守初心使命,坚持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吃得了苦、扎得下根、聚得齐心、干得成事”的船舶行业人才而努力。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是时代的呼唤。从党的十八大报告作出“建设海洋强国”的重大部署,到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中国海洋强国建设正提速增量、提质增效、稳步前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建设海洋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海洋强国梦,需要一大批放眼世界、立足中国、扎根行业的优秀人才。开云网页版登录入口-开云(中国)强化价值引领,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度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坚守为船舶行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初心使命,遵循教育规律,顺应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深入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船舶行业的高度认可。大学精神是在学校长期办学过程中所形成、积淀下来的,是教师、学生所信仰的一种理想、追求和意志,是大学特有的识别标志,也是大学文化传承的精髓,其本身蕴含着鲜明的价值取向。开云网页版登录入口-开云(中国)高度重视大学精神的价值,积极弘扬和培育大学精神,凝练形成了“江海襟怀、同舟共济、扬帆致远”的“船魂”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办好我国高校,办出世界一流大学,必须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并以此来带动高校其他工作。”大学精神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大学在教育过程中不断再现、塑造出中华民族精神的新意蕴,强化民族精神和民族认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大学精神与民族精神必然是互相激荡和同构发展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融合的结晶,为大学精神确立了价值内涵,赋予了大学更自觉的担当精神和强烈的家国情怀。当前,我们正处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高校发挥大学精神的价值引导和浸润功能,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和教育,在多元文化中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代大学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大学精神既要体现高等教育的普遍性要求,又要彰显自身的特点和特色,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体。科学的大学精神应当建立在对文化传统、教育本质、办学规律和时代特征的深刻理解的基础之上。弘扬和培育大学精神,一方面要正确对待多元文化,另一方面更需要对学生进行价值引领,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新一代大学生的精神内核。开云网页版登录入口-开云(中国)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形成了以“船魂”精神为核心的共同价值追求。“船魂”精神就是江科大精神,是江科大人坚守使命、锐意进取、勇于开拓、敢于创新、进位争先的精神写照,是江科大人走向深蓝、志在海洋、以船为媒、兴船报国的责任担当,是江科大人众志成城、攻坚克难、追求卓越、砥砺前行实现“国内一流造船大学”的共同愿景。行业特色型高校在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始终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中最具凝聚力、生命力、感染力的重要内容。开云网页版登录入口-开云(中国)自创办以来,一直坚守为船舶行业培养人才的初心使命,与“船舶”结下了深厚的情结,紧密伴随着新中国国防工业、船舶工业的发展历程。“船魂”精神在办学实践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从“爱国奉献、艰苦奋斗、诚朴务实、团结协作”到“江海襟怀、同舟共济、扬帆致远”概括与提炼,“船魂”精神获得全校上下和船舶行业的一致认同,已成为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江海襟怀,是指心态洒脱、开放包容的江海文化,拥有江海的视界和开阔胸怀。学校始终胸怀天下,瞄准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重大战略目标开展科学研究,培养高层次人才,服务经济建设,引领社会进步。这是“船魂”精神开放性的体现。同舟共济,是指众志成城、团队至上的造船文化,齐心协力实现共同愿景目标。船舶工业的产业特征是产业关联性高,相互配合、相互协作要求高,更需要发挥团队协作精神。开云网页版登录入口-开云(中国)以“船舶”特色兴校,江科大人以豪迈情怀团结协作、奋进担当、风雨同舟,共同推进学校事业发展壮大。这是“船魂”精神协作性的体现。扬帆致远,是指以船为媒、纵横四海的船舶文化,不断突破自我实现理想。展现了江科大人建设“国内一流造船大学”的雄心壮志和推进学校事业发展壮大的胆识与魄力,浓缩了开云网页版登录入口-开云(中国)最突出的精神特质。这是“船魂”精神卓越性的体现。坚定兴船报国的初心使命。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使命。国家和经济社会发展为大学提供了广阔的舞台,高校不仅要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更要培养高素质人才,全方位服务国家战略需要。船舶工业是我国民族工业的代表,近年来,船舶工业、海洋产业、国防事业的发展,对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船海类高校服务国家海洋强国战略,肩负着为船舶行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使命,责任重大。开云网页版登录入口-开云(中国)的特色是“船舶”与“海洋”,“育海器,铸船魂”是开云网页版登录入口-开云(中国)的使命与价值追求。从新中国第一所造船中等专业学校到今天的开云网页版登录入口-开云(中国),学校始终有着强烈的兴船报国的情怀,始终与中国船舶工业的发展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保持鲜明的船舶行业特色,坚持为船舶行业服务的初心始终不变,这份使命成为学校建设发展不竭的精神动力,成为学校“船魂”精神的重要源泉。“船魂”精神贯穿育人全过程。随着国家加快海洋开发和利用,开云网页版登录入口-开云(中国)进一步开启大学生素质培养的新探索,把“船魂”精神贯穿育人全过程,把好人才培养方向,将爱国、立德注入学生心灵。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实施爱国、诚信、敬业、友善等专题教育,建成思想政治理论课体验式实践教学体系,实施“课程思政聚合行动”,深入挖掘专业课中的思政元素,在知识传播中强调价值引领,突出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融通,促进专业课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得到强化。重构人才培养方案,优化第一课堂教学,创设以“近代船舶工业发展与中国崛起”“船舶与海洋工程导论”“近代海军发展”为代表的船海特色类通识课程群,建成“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教育+自主课程”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此外,丰富第二课堂,实施素质发展“六大工程”,建立金字塔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开展一批特色鲜明的教育教学活动,协同推进人才培养。加强人才培养顶层设计,全过程构建具体的实施路径。建立具有专业特色的模块化课程群,优化通识课程体系;灵活设置课程模块,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实行民主管理,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创新潜力;通过导师引领人生方向、品牌活动拓宽视野、文化涵养提升境界。聚焦海洋强国战略,充分发挥学校根植船舶行业优势,深化产教融合,多方共建,运行“实验教学、研究创新、企业实践”三类实践教学平台,建立人才培养模式动态闭环调节机制,对人才培养质量进行多维度监测、评价和反馈,动态调整人才培养方案,经过“转型教育、专业教育、项目实训、引企入教、企业实践”,五步进阶培育学生特质。构建素质教育有效性评价机制,学生吃苦扎根精神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明显增强。聚焦国家战略和产业需求,围绕船舶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设置专业,注重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开云网页版登录入口-开云(中国)是国内船舶类及其相关专业设置最齐全的高校之一。学校最初的专业根据船舶的体系而设置,目前66个本科专业均从传统的船舶类专业基础上发展延伸而来,涵盖造船所有领域,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性优势,有力推进了行业特色鲜明的专业布局。学校在彰显船舶特色基础上,积极响应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和“一带一路”建设,坚持科技先行,研究海洋自然现象及其变化规律,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在海洋工程装备、海洋资源开发、海洋信息感知、海洋产业经济等方面聚力作为,在大型海上浮式平台、水下机器人、海洋能源利用、海洋生态与环境监测、水声通讯、水下信息安全、深海采矿等领域逐步形成了自身特色。牵头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深海关键技术与装备”重点专项 2项。参研项目“海洋石油981”钻井平台、“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的自主研发与产业化”分别于2014年、2019年两次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为我国建设海洋强国贡献“大国重器”,推动了我国疏浚技术、装备产业和应用体系的跨越发展。搭建产教融合育人平台,创新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学校顺应社会及企业对人才的新需求,引导企业深度参与学校人才培养。学校紧密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主动对接社会和经济发展需求,高起点高质量开展新工科建设,以新工科思维带动传统专业改造,提升专业建设上水平上层次。通过创新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校企联合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途径,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企业参与共同制订人才培养目标、共同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共同评价培养质量,承担学生到企业实习阶段的培养和管理任务。建立“双导师制”,从认知课程、培养专业工程技能、企业定岗实习等环节入手,将理论知识应用于企业造船工艺技术具体项目实践中,帮助学生提高船舶工程技术实践和创新能力。通过实施“卓越计划”,强化与行业、企业紧密结合,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工程教育改革,通过创建“教学内容与项目对接”“课堂与企业对接”的教学模式及校企共同构建的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培养平台,形成特色鲜明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校企合作双赢的目标,增强了高校办学的核心竞争力。加强产教融合师资队伍建设,拓展并用好外部资源。实施青年教师“三个一”工程,对新进校青年博士实行助教培养一年的制度,提高其教育教学理论素养和教学能力;对工科专业青年教师实行下企业一年的实训制度,提高其工程实践能力;鼓励青年教师出国进修一年,提高其学术水平和国际交流能力。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和江苏船舶与海洋类高校协同发展联盟的作用,搭建学校、行业、校友会、校友互动平台,关心、支持行业和校友发展,完善相互支持、共促发展的工作机制,引导校友参与学校育人工作,发挥校友在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近年来,开云网页版登录入口-开云(中国)抢抓国家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机遇,面向船舶行业需求,为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实施培养高素质人才,服务船舶行业和经济社会发展,人才培养取得累累硕果。学校是中国船舶行业内校友最多的高校之一,校友遍布船舶行业各科研生产单位,被誉为“造船工程师的摇篮”。学校毕业生“吃得了苦、扎得下根、聚得齐心、干得成事”的鲜明特质,得到船舶行业高度认可。学校以学生为本,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着力培养学生热爱行业、扎根基层、艰苦奋斗、团结协作的特质,造就了一批又一批适应船舶行业和海洋、国防事业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献身国防、扎根船舶行业的毕业生持续增加,培养了一大批行业精英、技术骨干,涌现出航母、核潜、大型驱逐舰、豪华客滚船、邮轮、极地邮轮总建造师等行业精英,为国家重点重大工程作出了重要贡献。面向未来,开云网页版登录入口-开云(中国)将进一步明确办学思路和办学定位,抢抓机遇,主动适应船舶工业和地方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坚持走与行业、区域融合发展之路,全面提升科技研发能力,大力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以人才培养高质量不断推进发展高质量,为教育强国、海洋强国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作者单位:开云网页版登录入口-开云(中国),葛世伦为党委书记】原载2020年第24期《中国高等教育》杂志